就是Ta,祸害了许多女人的婚姻!
不过男票的妈妈是如何知道这么私密的事?女孩考虑了一番发现,男票过去就蛮介意她不是处女,所以现在也许就是找老妈做挡箭牌。
恼怒间,她突然问我:“为什么男人总有处女情结?”
不难想象读者看到相亲网的调查结果,会觉得男性比女性对于处女要更宽容。而看到排行榜估计就要炸了,尤其是有直男思想的人。但处女真的那么重要吗?TA对于男人和女人分别又意味着什么呢?
可以设想,一个男人只要讨个老婆是处女,然后在老婆身边蹲守,且不让别的男人碰,那老婆生的孩子必然是这个男人的。否则就真的要等10多年后,再去从容貌体征上去甄别判断是不是隔壁老王的。
基于这个逻辑,衍生出很多社会法则。传统女德思想就要求女性,尤其是大户人家的女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想来这背后真实的用意也就清晰了。而男权思想更严重的日本法律至今依然规定女性离婚后半年才能再婚,以避免女性怀着前夫的孩子把下一任丈夫给坑了。
其实大学男生对女生处女的事情在意率高,关键词不是“处女”,而是“大学男生”。
我们总说女人生活在关系里。而男人什么时候也活在关系里呢?初恋。
而且因为国内教育的灌输和打压,许多中国孩子实际意义的初恋往往都在大学时代。这个岁数的爱情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即便是男生,也强调感觉和体验。不过男生跟女生差别很大,缺乏感性与纯粹。因此需要其他条件来衡量,而处女可以成为他们评价眼前女孩是否配得上自己的标准之一。甚至在部分男生视角里,处女的价值可以高于眼前女孩的一切优点。
因此他们的典型逻辑是:如果老婆不是处女,以后啪啪啪的时候会担心她是否拿自己跟前男友比较?尺寸、技巧、持久力……等等,或者是某个体位是否也跟其他男人尝试过……
不过随着小男孩长成老男孩,从老男孩蜕变成老司机,他们对于处女的想法可以完全不同,他们可以坦然的说:“和谁不是过日子。”或“关了灯都一样。”
正如经典老司机曹操曹老板曾言:“诸君,我喜欢人妻”
因此传统女性可以用“处女”的标签作为自己婚姻的筹码,把性和初夜捆绑,用“初夜”作为她们控制婚姻的重要,甚至是唯一筹码去换取理想婚姻。这是传统文化背景下,女性无奈的最优选。虽然这种模式下,也有幸福的婚姻与家庭,但这也是很多传统婚姻和家庭的矛盾根源。因为她们时常忽略自身对繁衍也存在需要,将繁衍后代的主动权让出,由此进入一种性心理的不平衡中。
而随着认知升级,现代女性对处女、性有了新的认识。现代女性的认知里,性不再只是繁衍的手段,她们允许自己用性来取悦身心,让催产素和多巴胺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一份国外的研究表明,有自慰行为的女性相较于没有自慰行为的女性,心理健康水平更高。
心理洁癖常被拿来解读处女情结。女德本质上就是由此而生。而当思想成为社会规则或者行为标准,成为道德,也成为道德绑架的重要凭据。
当然人是天然排斥那些不洁事物的,但在现代医学以及其他知识告诉人们,这种思想都是错误的之后,是否就能解开心结呢?
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男人的处女情结其实总体上是会慢慢消退的,这与男性理性务实的思维模式有关,本质上是与男人对女人的认识与理解程度有关。
国内教育中,性的教育有一条无形的红线,绝大多数的老师不敢越雷池。有些孩子好奇不听话,那就给他们扣上“偷食禁果”的帽子。其他孩子只能在无知与畏惧中慢慢前行。
因此,性教育的缺失是处女情结解不开的帮凶了。
对于女性而言,有些女性会因为自己不是处女而苦恼,因为有负罪感。
曾有女孩表示,自己喜欢一个男孩,但自己不是处女,不敢交往。后来男孩向她告白,她虽然喜出望外的接受,但整日惶恐不安,生怕男朋友知道自己不是处女。
现代女性认识里,一个男人如果真的喜欢自己,就要接受过去、当下和未来的她,就要尊重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她。而女性要接纳自己的拥有与缺失,也要放下自己的负罪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