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心理分析:魏璎珞开挂的人生从黑化开始

《延禧攻略》中,大家都看到了娴妃的黑化历程,但其实魏璎珞才是最先黑化的,接下里就从心理层面来为大家深入解读。
从《延禧攻略》的剧情的走向来看,大家都看到了娴妃的黑化历程,但全剧中其实这令妃魏璎珞才是最先黑化的,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大家分析延禧攻略。

那首先,要讲的是 魏璎珞为姐查案。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整个延禧攻略实际上是一个查案的剧情。

那魏璎珞为什么去查案呢?难道仅仅是因为她觉得她姐姐是冤死的?

这世界上有很多冤死的人,她的家人,很多人都没有这种力量去帮她姐姐去伸冤。

而当我们来看魏璎珞跟她姐姐之间的关系,不难发现魏璎珞从小是被她姐姐带大,而且她姐姐给到她大量的爱。包括帮她编那个手饰,编那些串串,这都是陪伴她,用来一起来爱她的。

因为魏璎珞自小没有妈妈,她的父亲也比较懦弱,父亲也没有给与她太多的关心,也没有太多关注这个女儿,于是姐妹俩相依为命。这背后说明了她是在一个缺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也就是说这个家庭本身是不完整。一个这样长大的孩子,她缺的是什么爱呢?缺的是母爱,缺的是父爱。那她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是什么爱呢?是手足之爱,所以才会说她跟她姐姐建立的这种关系类似于长姐为母的感觉。而这个长姐为母的感觉,最重要的是她给到的这种爱不一样,她有陪伴,然后还从小教导她,所以你会发现魏璎珞跟她姐姐实际上是一样的,也都是手很巧,也都是很会绣东西。她那个姐姐叫魏璎宁也会做这些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这是一种传承。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方面。

那我们第二个方面,要说的是魏璎珞的生命元力是很强的。从面相来看,她的这个下巴其实非常女性化的下巴,尖尖的;然后颧骨,也就面颊这个地方的骨头,是比较平的;不像有些人,这个骨头是突出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克夫,而这种命她没有。那么像这样一种特别偏女性化的特征,我们就常会说她的雌性激素是很强的,所以她会有很强的生命元力。这也是为什么魏璎珞是成为这样的人,而魏璎宁不是这样的人。

魏璎宁的生命元力就比较弱,也就是说她没有那么强的反抗的精神。没有那么强的斗争的精神,没有那么强的这种存在。当然她的这种存在的指的是什么呢?也是因为她自小缺爱,她要让她自己存在,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在这样一个缺爱的家庭里面,她的这种奋斗的力量往往要么是比较强,要么就特别弱。为什么?因为她要存在,她的存在,就是要让自己有这种展现,要有这种攻击。因此魏璎珞她并不是因为她姐姐被害了,她才呈现出这种力量。而这是她黑化的力量基础。

所以当她姐姐被害的时候,她觉得姐姐不是病死了,因为我们常说我们作为亲人,我们不会相信自己的亲人前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死了呢?会很自然的启动名为“否认”的防御机制,所以我们不会相信,那我们要一个非常强烈的动力去驱动。所以说魏璎珞不相信,要不然她无法达到想直接把棺材用斧头把它劈开。这是一种反抗的精神,一直寻求真相的精神。如果没有她日常的这种历练,日常的这种性格特点,那她现在不可能有这么大的报负力。

我们很多人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哭哭嘀嘀或者是去寻找外力来帮助,而我们魏璎珞很显然,她知道她的生存状况。姐姐是她唯一相濡以沫的人,唯一的依靠,父亲是靠不住的,他们家也没有男丁,靠谁都靠不住,所以她自小就知道只有靠她自己。所以她才会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去反抗,那么强大的力量去给自己的姐姐要找出一个真相来,这里面也因为滴水之恩,姐姐抚养她长大,所以她跟姐姐的感情很深,所以才会导致她一定要查明真相。而这是她黑化的精神基础。

这个背后其实还有一个动力,就是哀伤。哀伤一般来说会表现成两大方面。一种哀伤是积极向上也就是愤怒,还有另外一种哀伤就是皇后娘娘的哀伤,是一种抑郁,在她的儿子永琏去世后,我们常说,哀莫大于心死,她一直都抑郁寡欢,一直都没有精神。我们会在后面的节目再继续来讲皇后娘娘。

那我们魏璎珞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她会呈现出她的一个爆发力,这与她的生命原力有关,也跟她的哀伤有关,所以她才会说她目标很明确,她要去查明姐姐的死因。而姐姐是在哪里死的呢?因为姐姐是在宫里死的,才会导致她说“我一定要进宫,我哪怕是被你们除名我也是要进宫”这也就是她日常动力的体现。

其实璎珞的心路历程与之后的娴妃极其相似,都是在失去至亲之后,“觉醒”再“决心”,而正因为以上这些基础和动力,让她成为整个《延禧攻略》中最早黑化的一个。

所以大家可能会觉得怎么这个人怎么突然变了,这个人没有突然变了,她其实一直就是这样子。所以才会有她后面进了宫之后,说话时的谨言,这跟我们的这个演员本身的名字也很匹配哦,吴谨言。她一说话一定是切中要点,一定是解决问题,一定是达到目标。

本文由 朱身勇 作者:朱身勇 发表,其版权均为 朱身勇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朱身勇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